台東種畜繁殖場研究蘭嶼豬保種、選育,持續30年未中斷,近年更突破推廣瓶頸,將這種本土小型豬運用於生物醫學科技中,獲選為全國10大「尋找阿甘」績優工作團隊。
將豬運用於生醫科技中
獲獎團隊包括場長陳坤照、畜產科技系主任朱賢斌、獸醫師陳正坤、助理研究員張之維,及技工洪勝義、許聰明、張宏申,另還有外包人員黃德昇、孫錦仁、洪俊偉,及負責E化網頁設計的楊凌緯、資料收集的鄭珮卿。
育出最新白色系蘭嶼豬
陳坤照指出,由於蘭嶼豬體型較小,臟器大小及構造與人類相似,近年來廣泛用於生物醫學研究。
陳坤照表示,民國69年,台東種畜場就到蘭嶼引進選拔蘭嶼豬,除保存在地最純的種原,也發展出迷彩、花斑等品系,最新的白色系蘭嶼豬則是以種畜場所在地「賓朗」命名,目前正申請新品種登記。
蘭嶼豬由全黑,交配選育出花斑色等,新近又研發出白色,陳坤照說明,主要是生醫用途中,「皮膚」是很重要的實驗項目,白毛色的豬隻可清楚呈現研究效果。去年台東種畜場共供應國內15家醫學研究單位、25個生醫研發計畫,並於心血管疾病與移植醫學上獲有重要突破,陳坤照說,未來還將篩選出疾病最少、最健康的豬,幫助國內生醫科學再突破。
資料來源:自由電子報